• <em id="v3jlh"><acronym id="v3jlh"></acronym></em><rp id="v3jlh"></rp>

      <s id="v3jlh"><object id="v3jlh"><cite id="v3jlh"></cite></object></s>

      <em id="v3jlh"></em>

      <tbody id="v3jlh"><pre id="v3jlh"></pre></tbody>

      首頁 > 新聞媒體 > 行業新聞
      表面粗糙度的測量方法介紹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峰谷所組成的微觀幾何形狀誤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則表面越光滑。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于加工過程中刀具與零件表面間的摩擦、切屑分離時表面層金屬的塑性變形以及工藝系統中的高頻振動等。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跡的深淺、疏密、形狀和紋理都有差別。表面粗糙度與機械零件的配合性質、耐磨性、疲勞強度、接觸剛度、振動和噪聲等有密切關系,對機械產品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響。


      表面粗糙度的測量主要應用于航空、汽車、材料、金屬制品等領域。表面粗糙度的測量方法主要有:比較法、光切法、干涉法和接觸法四種。


      表面粗糙度的測量方法介紹


      (1)比較法


      比較法是將被測要素表面與表面粗糙度樣板直接進行比較,兩者的加工方法和材料應盡可能相同,從而用視覺或觸覺來直接判斷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這種方法簡單適用于現場車間使用。但評定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檢測人員的經驗,僅適用于評定表運相而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的零件。

      (2)光切法


      光切法是利用光切原理來測量表面粗糙度的Rz值。常用的儀器是光切顯微鏡(又稱雙管顯微鏡),如圖7-51所示為雙管顯微鏡外觀。它可用于測量車、銑、刨及其他類似方法加工的零件表面,也可用于觀察術材、紙張、塑料、電鍍層等表面的粗糙度。對于大型零件的內表面,河以采用印模法(即用石蠟、塑料或低熔點合金,將被測表面印模下來)印制表面模型,再用光切顯微鏡對其表面模型進行測量。

      (3)干涉法


      干涉法是利用光波干涉的原理來測量表面粗糙度的一種方法。被測表面直接參與光路,用它與標準反射鏡比較,以光波波長來度量干涉條紋彎曲程度,從而測得該表面的粗糙度。該方法常用于測量表面粗糙度的Rz值,其測量范圍是0.025~0.8μm。常用的儀器是干涉顯微鏡。

      (4)針描法


      針描法是利用觸針直接在被測量零件表面上輕輕劃過,從而測量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一種方法。最常用的儀器是電動輪廓儀:

      其原理是將被測量零件放在工作臺的V形塊上,調整零件或驅動箱的傾斜角度,使零件被測表面平行于傳感器的滑行方向。


      調整傳感器及觸針(材料為金剛石)的高度,使觸針與被測零件表面適當接觸,利用驅動器以一定的速度帶動傳感器,此時觸針在零件被測表面上滑行,使觸針在滑行的同時還沿著加工紋理的垂直方向運動,觸針的運動情況實際反映了被測零件表面輪廓的情況。


      當傳感器勻速移動時,觸針將隨著表面輪廓的幾何形狀作垂直起伏運動,把這個微小的位移經傳感器轉換成電信號,經過放大、濾波、運算處理,即可獲得表面粗糙度的參數Ra值。


      針描法測量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優點是可以直接讀取Ra值,測量效率高。此外,它還能測量平面、內(外)圓柱面、圓錐面、球面、任意曲面以及小孔、槽等形狀的零件表面的測量。


      但由于觸針與被測零件表面接觸應可靠,故需要適當的測量力,這對材料較軟或粗糙度Ra值很小的零件表面容易產生劃痕,且過于光滑的被測表面,由于表面凹谷細小,針尖難以觸及凹谷底部,而使測量不出輪廓的真實情況。另外,由于觸針的針尖圓弧半徑的限制,在測量過于粗糙的零件表面,則會損傷觸針。所以針描法測量零件表面粗糙度Ra值的范圍一般在0.2-5μm。




      來源:分析測試百科網
      壓鑄模具
      info@precisioner.com
      高壓壓鑄模具
      高壓壓鑄模具
      壓鑄模具
      +(86)-0755-2344 8600
      華南壓鑄模具
      韩国av片永久免费观在线看